最新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明確:改革國地稅征管體制,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地稅機構合并,具體承擔所轄區內各項稅收、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能。國地稅合并后,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?。▍^、市)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。省及省以下國地稅合并,實質就是所有國地稅機構合并,自此再無國地稅之分。
那么,企業后續應該關注些什么?做些什么呢?
一、稅務登記類
關鍵詞:及時關注公告及通知
要點:1994年國、地稅分設期間,就多發納稅人辦理工商登記后,未按規定30日內分別到國稅局、地稅局辦理稅務登記的事項(僅辦理一家),從而引發稅務行政處罰。本次國地稅合并后,關于稅務登記信息的更新及管理,仍將會有新公告或政策出臺,需要企業及時關注并予以應對,避免未能及時更新或登記信息,影響后續涉稅事項的辦理。
預期:根據現行的金稅三期管理系統以及稅務部門信息化水平,在稅務登記環節基本可以做到無縫切換與合并。但部分事項仍有可能需要企業自行在網上辦稅服務廳或現場辦理。
二、申報及發票管理類
關鍵詞:減負不忘切換
要點:當前隨著辦稅信息化的不斷推進,大部分的納稅申報均通過網上申報的方式進行。以北京為例,國地稅相關稅種的申報,需要分別使用“北京國稅辦稅軟件”及“北京市互聯網地稅局”對各個稅種進行申報。國地稅合并后,將逐步實現納稅申報歸口管理,統一納稅申報系統,需要企業對現有稅種及申報期進行梳理,避免因系統切換造成延期申報、誤申報。發票開具角度,重點關注原發票開具機關的合并。如部分國稅管轄發票現委托地方稅務局代開,后續將進一步歸口合并。
預期:統一的納稅申報平臺,統一歸口管理,對納稅申報的比對監管和風控提示將進一步增強。
三、稅務信息化類
關鍵詞:始于電子發票,終于稅務共享
要點:金稅三期上線后,國地稅數據、國地稅+工商數據實現了進一步的共享。但從實操層面看,數據的完全同步和共享尚未達到預期。國地稅合并后,將徹底打開國地稅數據壁壘。稅務部門信息化管稅的阻力進一步消失,風控能力將進一步增強。
預期:電子發票步伐加快,稅務風險提示系統從所得稅延伸至其他稅種。
任務:企業應逐步考慮以信息化手段應對稅務部門信息化管稅的趨勢。以電子發票上線為基礎,逐步推進增值稅信息化管理、納稅申報信息化自動化、稅務風險內控信息化、稅務共享平臺的搭建。
四、附加風險類
關鍵詞:社保代征,個稅改革
要點:改革方案中明確,國地稅合并后,強化了一項“非稅收入”收繳的職能。換言之,坊間傳言已久的社保、醫保由地稅局代征這一事項,將有機會很快實現由合并后的國稅局代征。此后,社保等內容將實現與個稅的關聯比對,相應地,伴隨著個稅改革,對企業個稅合規管理將提出較高要求。
預期:稅收改革變動期,全面立法,企業需應對和內控調整事項增加。
任務:及時跟進稅收制度、稅法變化。按征管實際調整企業內部的財稅管理,包括社?;鶖蹬c個稅基數不匹配的情況在內,針對個稅改革進行有效調整。
國地稅合并,將會是一項影響深遠的事項,對于企業來說,不需要被鋪天蓋地的輿論淹沒,也不需要不知所措地等待,更不要不動腦筋原地踏步。我們正處在一個高速變革和發展的時期,國地稅合并、稅收法制化、稅務信息化、稅收智能化,這些關鍵詞都要求企業的管理者、財務負責人直面改革,正視變革,并進行針對性的應對和內部管理調整。特別是對新規定、新要求、新政策盡快熟悉和遵從,將會是一段時期內,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事項。
財稅大師直播課程:國地稅合并對會計人是好還是壞?
行業大咖告訴你合并后會計人員價值有何變化?如何倒逼會計人的加速升級?
升值還是下崗?這是個問題!答案就在本課中尋找?。?!
打開鏈接,注冊賬號后直接觀看。視頻有效期三天。
抓緊時間學習呀!別忘了分享給你的朋友!

掃描上方二維碼,觀看國地稅合作,對我們是好是壞